
业务领域
安全评价
发布时间: 2019-05-18浏览:
安全评价:
安全预评价(设立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专项评价;
1、安全预评价(设立安全评价):
安全预评价(设立安全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前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安全预评价是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
2、安全验收评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
3、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师在系统生命周期的生产运行期,通过对生产经营范围的生产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或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进行的,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危险度的评价,查找该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是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通过安全现状综合评价让企业对本单位的安全现状有一总体的把握。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现状评价的结果纳入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整改计划和安全管理制度,并按计划加以实施和检查,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
4、专项安全评价
专项安全评价是指对系统运转过程中的某一设备、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进行检测、测试、分析、实验等来确定其安全现状。
专项安全评价根据法律、法规和一些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及安全评价人员的现场调查,查找出企业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部位。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通过专项安全评价,企业应该对本企业的安全、现状有一总体的把握。并把评价报告中提到的危险、有害因素纳入到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当中去,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使企业在正常化的轨道上运行。